一、经济全球化带来财务领域的变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财务领域的变革首先来自于会计业务的国际化。传统的基于一国货币、一国核算方式、一国财经制度的简单会计和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了全球化业务、文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下的会计业务和财务管理,已经延生到以下领域:
(一)会计准则差异研究;
(二)共享服务平台搭建;
(三)商务模式研究;
(四)投融资管理;
(五)汇率风险;
(六)全球资本市场;
(七)国际化战略的财务协同管理;
如果按照财务领域“板块化”的划分方式,可以将企业的财务领域划分为财务管理板块、管理会计板块、内部控制板块和财务组织板块,,每个板块所对应的业务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得以拓展,应的业务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得以拓展。
财务领域内容的极大丰富与拓展,提高了财务组织以及财务成果(包括管理报告、风险评估分析以及经营分析等)在企业的地位。国际先进财务管理正向战略决策支持、核算共享服务与业务支持三足鼎立的方向发展,并形成财务管理专业化、财务核算集中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格局与趋势。
这种格局下,传统的财务职能发生了悄然变化。
二、财务职能的变化及“大财务一理念”
从诞生至今,财务始终以管家身份在企业中生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全球运营的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增值压力日趋显著,虽然财务工作依然围绕成本、资金、数据、风险等管理对象,但机构繁衍、战略性决策性内容增加却非常明显。可以看到,现今重要的财务组织职能变化趋势是:高绩效的财务组织逐渐脱离其传统的财务运作职能,而更加专注于发掘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机会,并积极的进行价值规划与实施。
传统的财务运作和观念中,财务仅是企业的单一职能,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花费在交易处理上。近年来越来越显著的发展方向是,财务将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成为公司决策的有力支撑;财务集中精力于核心流程的绩效管理,将基础交易放在高效、低成本的财务共享平台上处理。
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标杆管理⋯⋯近十年间层出不穷的新名词预示着当前财务转型的趋势:信息化、集中化、前瞻化。财务必须通过自己记录、加工与分析信息的工作,参与企业全方位的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从中保障并创造价值。
与财务职能与组织变革同步,财务人员的角色也得到相应发展。财务人员不再是做好报表回答企业家质询、同时控制好业务单位支出的简单角色。外部监管规定越来越多、资本市场活动越来越重要、参与商务管理越来越深入,这些使财务成为彻底的开放型组织。
具体而言,随着全球化和跨国经营的推进,对财务职能有了全新的定位和提法。在传统会计职能以外,一方面财务要保持外部利益相关方(如资本市场)的合作信任、满足内部利益相关方(如各部门)的信息需求、加强控制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财务要优化资本结构与资源配置、将战略转化为目标及预算、引导并评价目标及预算的实现。
新职能定位给财务划留了宽广边界,但财务部门并非就此有了这样的权力与职责。很多工作是全新的且不止财务涉足其中,企业家需根据管理传统、流程顺畅、部门能力等要素综合将这八种职能分配给适当者,由此构建大财务组织。
“大财务”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其核心是企业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全组织参与形式,有的认为其是广义概念的企业财务管理和组织参与。无论如何,大财务是现代企业在全球化管理要求下对财务职能和角色定位的全新要求。对企业家来说,大财务并非扩充财务部门的职能,而是要求所有领域的人员能应用财务技能做好本职工作,让财务思维扩充到企业的每个环节、每
个员工、每项经济业务活动中,让每个人不自觉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工作。
由此而界定了狭义和广义的财务组织。由于财务共享或财务集中的推行是整个企业内部工作流的改变,“大财务"为财务部门带来的职能扩充为后期在企业内推行财务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