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理论

管理会计的“智慧.微决策”

 2015-04-21

 

 

        1944年,IBM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此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如火如荼的今天。计算机技术与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其中也包括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从20世纪初的成本会计开始萌芽,算而今已逾百龄,但真正的大发展却是近30年,这是由于MRPERPBI、云、大数据的发展,给管理会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不仅如此,IT还可以做更多,比如说智慧.微决策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说,管理就是制定决策,另一位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在其代表作《管理工作的实质》中提到,管理者平均在某个问题上化费的时间只有9分钟,承担的工作任务具有多样化、短暂性和琐碎的特点。所以决策不是领导们的专利,微决策才是管理者的工作主体和常态。同时,我们也发现计算机越来越聪明,奇准无比的猜你喜欢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既然如此,作为以支持决策为已任的管理会计,自然又有了发展的空间。
管理者的日常决策过程,一般是由这么几个步骤组成:采集和整理信息、传递信息、分析判断、原因分析、决策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分析判断是关键,此时管理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可以敏感地发现库存高了损耗大了进度慢了等例外情况,从而给出一个明确的决策。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日常决策是一个强逻辑的线性过程,而这恰恰是IT的优势所在。
       目前,在采集和整理信息的环节,有了RFIDDWBI这几员大将在,这已不是问题;在传递信息环节,有OAERP、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早已做到无缝覆盖;在分析判断环节,目前也有管理驾驶仓、数据预警、参照系的技术;在原因分析环节,可以通过横向跟踪,纵向溯源技术解决;在最后的决策意见环节,虽然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关联性分析的技术,从而给出决策建议。这看起来与BI有些神似,这也说明,在IT技术层面,微决策是完全可行的。在管理上,通过系统化地将管理者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持续更新标准参考系,再籍大数据的神奇表现,IT即可作为人类的决策代言,管理会计钟情的决策支持也就有了智慧的声誉。
       但由于是微决策,直观地说明了决策的影响面相对较小,频次高,从而各级管理者都可能涉及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快速反应、现场决策。因此,相对领导常用的BI系统而言,微决策更象一个管理者的过程管控工作平台,而非事后的秋后算账的分析报告。这个平台,并非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软件,而是要把微决策这个理念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去,并进一步融入到使用的业务系统当中去。这意味着,即使是一线的工人,也不再是像牛一样蠢笨和懒散,他就是现场的管理者,履行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将决策重心下移,也是管理会计所追求的方向,以后一线工人与管理者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华为的让一线呼叫炮火就有这层意思。
       IT是一种工具,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IT之前延伸的是人的手脚,现在却要延伸人的头脑。以目前的IT技术发展速度,极有可能二三十年后,明茨伯格笔下的管理者就不再忙碌,因为聪明的计算机已经帮管理者处理了绝大部分的日常事务,不过这也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很多管理者要失业咯。关于这一点,德鲁克先生早已给出他的预言,“20世纪管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让体力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倍。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是21世纪管理学最大的挑战
       再看一则旧闻,2012年秋天,苏铭天爵士约访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佩奇派出无人驾驶汽车去接他。汽车通过自动驾驶仪进行自动巡航,自行校正路线,适时进行加速减速,驶过繁忙的公路,最后顺利抵达酒店。这件事情的神奇之处在于,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的情况完全不可预设,所有的千变万化均由汽车的驾驶系统自动处理,这有赖于车上配有的雷达、传感器和每秒可测量超过150万次的激光扫描仪,因此足以保证周边环境任一微小的变化,汽车都能快速的作出决策应对,完全可以替代人的手脚和头脑,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个人觉得,这个例子是关于管理会计的智慧.微决策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