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理论

企业预算方法的选择

 2011-04-08

 

1.企业规模与预算方法选择。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预算工作在财务中以及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都较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全局性较强,企业应选择全面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等。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要求相对较松,这时候企业可能基于成本考虑及管理水平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很高的要求,企业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只对某些事项进行局部预算,如利润预算、现金预算等。另外,可以进行操作简单的固定预算、常规预算、增量预算、柔性预算等。
2.管理要求与预算方法选择。对于管理要求严格的企业,对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企业应选择全面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刚性预算等。对于管理要求相对较松的企业,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只对某些事项进行局部预算,如利润预算、现金预算等。另外,可以进行操作简单的固定预算、常规预算、增量预算、柔性预算等。
3.企业文化与预算方法选择。对于包容性强、企业文化氛围宽松的企业,预算编制也相对灵活。因此,可选择目标预算、增量预算、常规预算等。包容性弱、企业文化氛围严谨的企业,编制要求相对严格,可选择标准预算、零基预算、作业预算等。
4.内部控制情况与预算方法选择。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管理基础良好,则预算的准确性就会相对较高,可以选择全面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刚性预算等。若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差,管理基础不好,则可选择局部预算和增量预算以积累预算的经验,同时要加强管理。
5.管理方式与预算方法选择。如果企业为集权性管理的企业,可选择刚性预算、增量预算、固定预算、定期预算和常规预算。如果企业为实行分权性管理的企业,则可选择柔性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和作业预算。
6.产品生命周期与预算方法选择。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预算方法选择的主导方向大不相同。在市场开发阶段(导入期),企业业务量和利润都很小,资金缺乏,因而最紧迫的是资本筹集,因此其预算方法的选择应以资本预算为主导,围绕着这一主要矛盾进行预算;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企业进入市场成长阶段(成长期),企业开始增加销量和利润,销售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因此这时应改为以销售预算为主导;在企业发展到市场成熟阶段(成熟期),利润和销量增长减慢,利润趋于稳定,利润规划问题成为企业首要的问题,这时预算方法应以利润预算为主导进行选择;到了衰退阶段(衰退期),产品销量和利润减少,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产品销售寿命,争取减少衰退带来的损失,同时寻找新的产品替代,现金问题决定着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因此预算方法应以现金预算为主导。
7.技术手段与预算方法选择。如果技术手段强,如采用了MRP、IRP、CIMS等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预算的准确性提高,则企业可选择标准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作业预算等方法。如果企业技术手段不够强大,则可选择传统的常规预算、较易操作的目标预算等。
8.环境类型和预算方法选择。企业的环境类型可分为简单稳定、简单变动、复杂稳定和复杂变动四种。如果企业处在简单稳定的环境中,则预算编制会更确定、更易操作,可以选择固定预算、增量预算和确定预算;若处在简单变动的环境中,则要选择弹性预算;若是在复杂稳定的环境中,可选择固定预算、常规预算等;若在复杂变动的环境中,则可选择局部预算、目标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